你好!24街镇|这里是岳麓街道
湘江奔流,经年不息;时代浪潮,浩荡前行。新征程,再出发。湘江融媒推出你好湘江——《你好!24街镇》系列策划,展示各街镇奋勇争先、百花齐放的新风采。
为挺进国家级新区“头部方阵”贡献力量!
岳麓街道成立于1998年,正值花信年华。街道东临湘江,西靠岳麓山,南与洋湖、学士街道毗邻,北与桔子洲街道接壤。街内南二环、丰顺路、靳江路贯穿东西,西二环、后湖路、潇湘大道连接南北。街域总面积22.8平方公里,下辖左家垅村、桃花岭村、五星村、黄鹤村、靳江社区(村级管理) 5个村和枇杷塘、云麓园、麓山南路、科学村、麓枫、阳光、中海、湘桥、兰亭、泽盛(筹委会) 10个社区,有约13.19万人。
街道辖区内有城市中楼宇林立、交通纵横的喧嚣繁华,也有乡村中山居民宿、休闲娱乐的静谧悠然;有岳麓山、桃花岭、寨子岭和后湖环绕街内的优美景区,也有街域“七园三圈”成势强劲的高质园区街区;有中南大学、树达学院、长沙矿冶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的深厚科教资源,也有坐拥数十所艺培学校、曾经是中南地区蕞大的艺培基地的人文艺术资源;有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岳麓山临街而立,也有漫江碧透水天一色的母亲河湘江及支流靳江河静静流淌。“八有之势”两两相映,各美其美。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
中南大学内的“民主楼”与“和平楼”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它建成于1937年,历经战争洗礼,留存至今。为三湘大地,也为全中国留下了知识的火种和不屈的民族血性。
湖南美术馆位于湘江西岸,潇湘大道与靳江路交汇处,毗邻中南大学,与橘子洲头隔水相望,占地面积约5万㎡,建筑面积约2.47万㎡,总投资3.98亿元。秉承“传承经典、聚焦当代、立足湖湘、面向世界”的理念,于2019年9月正式开馆,是湖南省文联下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建筑空间格局以“三湘四水”为基本意象,主体建筑采用环保新颖的赭红色与白色定制陶板和周边环境相融合,既厚重古朴又简洁现代,彰显出湖湘人文底蕴与红色文化基因的独特魅力。展馆采用国家重点美术馆标准进行展览流线规划和国际一流专业美术馆智能化灯光系统设计,是集展览陈列、收藏保护、学术研究、教育推广、对外交流、文化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美术馆。迄今为止,共举办各类展览37场,举办公教活动251场,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
岳麓街道依托地处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核心区的优势,抢抓发展良机,逐步构建“七园三圈”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街共有2800余家科创文创企业,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0家以上,年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6亿元以上。
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北靠桃花岭公交首末站,西临西二环,是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首开项目和区校合作示范项目,总建筑面积8.7万㎡,已建成5栋建筑,该项目致力于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开园以来,已注册科创企业521家,入驻办公企业60家。其中:院士领衔项目6个,上市企业子公司7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转化、培育知识产权1927项,成功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省级科技孵化器“双A”评价等荣誉22项。
中建智慧谷是岳麓区政府与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采取PPP模式共同打造的科创产业园区,项目占地面积330亩,分为东、西两区,总投资约36.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7.3万㎡,致力打造长沙蕞具科创活力的智慧新园区、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名片。
科创东区面朝湘江,毗邻后湖,现已吸引湖南大学·长沙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创新研究院、湘江树图区块链创新中心、特种玻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天金刚石研究院等7家技术创新平台落地,已入驻腾讯云、京东云、奇安星城、神漫文化等30家企业办公,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家,院士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
科创西区地处西二环和麓山南路交界处,预计2023年整体开园。
湘江科创基地东临岳麓山景区,西至麓景南路,北接桃花岭景区,南至含浦大道。由湘江集团大科城公司建设运营,总投资约110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一期为湘江科创基地首开区,规划用地58亩,共有建筑12栋,总建筑面积6万㎡,总投资约6亿元,是集创新孵化、产城融合、产教融合、科创金融、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目前汇聚了创瑾研究院等院士项目,汇思光电、酷陆科技等海归项目,海图科技、格尔智慧、佑湘智能等明星科创企业。成功获批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平台和省市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等9项权威荣誉。
中国·五矿麓山科创园位于中南大学、中建智慧谷科创西区和麓山南路交汇处,由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运营,隶属岳麓街道科学村社区管辖范围。致力于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和服务链“五链”融合,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产业基金”五位一体的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园区以创新研发为核心,建设研发孵化楼、实验楼、办公楼及配套服务楼四大主体功能分区,全方位满足园区企业商务办公、研发及生活需求,形成科技平台、科技产业、科技金融三位一体的业务新格局。
园区占地面积116.3亩,项目总投资4.3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项目一期已完成租赁4.8万㎡,去化率达95%,实现开园即满园。二期预计2023年1月完成建设及验收。
后湖艺术园东临麻园路,西至后湖路,南起清水路,北到阜埠河路。规划面积约1098亩(其中水面561亩),园区围绕“建筑艺术、文化创意、文旅融合”三个高地建设,聚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之湖、民生之湖、产业之湖、艺术之湖”,致力成为城市有机更新典范和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样板。
园区规划A、B、C、D、E五个区,其中,D区位于岳麓街道黄鹤村,可用于招商面积约6万㎡,已注册文创设计类企业302家,入驻办公企业198家,已成为湖南文创产业发展新增长极和长沙城市文化新名片。
麓枫人工智能产业园(上海德必--5G加速港)
为充分发挥麓枫和苑裙楼作用,引入德必人工智能产业中心和5G加速港。
德必人工智能产业中心位于麓枫和苑1#栋,总建筑面积1.76万㎡,是由上海德必集团管理运营,引进德必集团自主创新研发的wehome空间智慧管理平台,为园区整体智能化运营提供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真正的“智慧化”办公场所。目前已入驻58家科创、文创、互联网等企业,汇聚了网络科技、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器械等初创型企业。
5G加速港位于麓枫和苑32#栋,是岳麓山大科城和湖南金钟集团联袂打造,致力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示范高地,建筑面积约1.21万㎡。项目于2022年1月12日正式开园,去化率90%,已注册企业105家,入驻办公企业9家,其中:引进上市子公司1家、新能源独角兽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以及5G智慧城市研发应用企业等众多5G行业领先的企业。
大麓名山科教园西临二环线,北靠靳江路,东面和北面紧临中南大学新校区,占地20亩,总建筑面积约4万㎡。由湖南岳麓山集团开发建设,由集团旗下的长沙大麓名山科教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引进和园区运营,定位于双创科教产业,重点引进健康科技、文化教育等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
大麓名山科教园秉承“依托大学学科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发展宗旨,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构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架设学校与地方联系、合作的桥梁。目前已有低氘纯轻水国际合作项目,全省蕞大的人事招聘考试、机考服务考试基地-湖南智宸集团,众志美术培训学校和英才艺术培训学校等在园区落地。
阳光壹佰凤凰街北临阳光路,南至南二环,西靠麻园路,东依靳江社区铁篱笆小区,占地面积122亩,建筑面积17万㎡,阳光100凤凰街作为大科城核心文旅配套,兼具“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于一体,规划布局“中央广场、树王广场、水秀演艺广场”三大人气广场,将本土人文精神和古朴建筑与现代生活相融合,采用自然开放的大小街坊与近人尺度的特色建筑群落组合,以新场景、新业态创造出全新文旅景观,打造有着古朴外表和时尚之心的新型街区,成为“老长沙”的“新秀场”。
阳光壹佰凤凰街消费业态丰富、文艺格调浓厚、场景体验创新,集聚盒马鲜生、人人乐等零售业态,徐记海鲜、海底捞、茶颜悦色等品牌餐饮,海立方主题公园、芒果影城、阳光剧场等网红品牌,以其独特的“网红文艺属性”吸引了各地爱玩、爱体验的游客前往打卡,吸粉无数,2020年,凤凰街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云栖路国际汽车产业圈位于岳麓街道五星村,云栖路是连接西二环与长潭西高速的一条道路,全长2.8公里,横跨岳麓、学士两个街道,岳麓街道段汇聚11家汽车销售品牌,宝马、奥迪等高端品牌持续释放集聚效应,特斯拉、上海高合、比亚迪等快速抢滩新能源品牌布局。2021年社零总额贡献30.64亿元,为全区社零总额提供有力支撑。
麓山南路是一条西南朝北走向的道路。北接牌楼路,西南接西二环,全长5.4公里,是唯一一条贯穿湖南三所知名高校的城市道路,它汇聚餐饮美食、服装饰品、娱乐休闲以及网红书店约500余家零售门店,品牌业态丰富、消费舒适便捷、文化气息浓厚,成为长沙积淀蕞深的文脉之路、景观之路、科创之路、梦想启航之路。
中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第十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
阳光壹佰凤凰街获评头部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祗园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获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20年湖南省百佳乡镇(街道)工会
1、激荡智慧智造科创经济发展动力
聚焦自主创新产业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链,持续服务和保障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中建智慧谷等产业承载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加强与园区深度对接,实现信息互通、项目互促、活动互办、机制互动、合作互融的“五互”行动,在全街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2、挖掘富饶富足产业升级发展潜力
聚焦优势产业,抓好专班推动、政策驱动,依托湘江西岸科创走廊的打造,切实树牢“产业立区”“产业强区”理念,实现党建圈、产业圈、服务圈“三圈融合”,持续扩大“七园三圈”美誉度和影响力。
3、凝聚包容包涵区域共进发展合力
种好基层党建“责任田”,深入推进“党建聚合力”工程,提升落实“强省会”战略的能力本领,服务好驻街高校、园区和楼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4、提升如诗如画城乡治理发展内力
立足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力促城乡发展品质提升、城市管理精细提质、环境保护生态提效,打造更具魅力的街域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5、释放安居安康民生福祉发展活力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头部”的理念,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聚集民生热点,守护人间烟火;聚焦疫情防控,确保常态长效;聚焦安全重点,密织平安防线。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沙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