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沙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企业蓬勃产业非凡

admin5个月前 (09-29)长沙产业信息48

  长沙产业经济日益活跃,被公认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智能制造之城”“移动互联网第五城”“中国芯片第四城”

  2012—2022,两个极具意义的时间节点,将3600多个日夜压缩成时间轴上一小块片段。但长沙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产业经济的日新月异,足以将这段时间抻直、拉平——

  每年都有新成就:2012年,长沙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2014年,长沙集齐四大千亿工业产业;2018年,长沙“国字号”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2022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总产值连续第11年稳居全国头部。

  多个产业为长沙擦亮城市名片:十年间,长沙产业经济日益活跃,被业内公认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智能制造之城”“移动互联网第五城”“中国芯片第四城”。

  过去的十年,长沙锐意进取、改革创新,视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心骨、压舱石,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上千万长沙人、数以万计的企业只争朝夕,描绘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

  4月,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等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智能制造50强企业中,三一集团、中联重科、蓝思科技、楚天科技和山河智能等长沙企业榜上有名,上榜企业数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居全国头部。

  这份殊荣来之不易,得益于长沙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渴望和对智能制造持之以恒的追求。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歌猛进,长沙抢抓“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大机遇,在全国率先发布智能制造相关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2020年,先后出台了三个行动计划和实施意见,推动智能制造扩面、深耕与融合。

  去年,《长沙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布,提出实施智能制造赋能行动,围绕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显著增强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建立良好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这一年,长沙以智能制造赋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加快集群企业智能化改造。“全年新增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213家,总数达1254家,其中27个企业(项目)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数量居中部省会城市头部;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居全国头部;9个场景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数量居全国第三……”一系列数字,彰显出自上而下多年深耕的努力和长沙独有的实力,智能制造也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名片”。

  在亚洲蕞大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工程机械行业首个灯塔工厂——三一重工十八号厂房里,百余台智能机器人协同作业、上万次智能焊接、数万个工程项目数据在线支持。“在长沙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下,项目提前12个月点火试产,创造了‘长沙速度’和‘三安速度’!”在湖南三安半导体产业园现场,三安集团董事长林秀成介绍。随着湖南三安点亮中国首条碳化硅垂直整合生产线,泰科天润碳化硅芯片项目等半导体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长沙已初步形成了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器件封装与制造装备等类型较为齐全的“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在全国新一代半导体产业发展中崭露头角。

  如今,长沙成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集齐4块国家级牌照,成为国内唯一;长沙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已获批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已拥有工业App数量突破2万个,工业互联网覆盖了全市特色优势产业领域。

  从一个重大项目到一条产业链条,从一个产业集群再到一个产业生态圈,长沙产业发展的“滚雪球”效应加速形成。

  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结合长沙实际,提出以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为抓手推动制造业发展,并在全国首创产业链“链长”制。经过多年发展,产业链建设已逐渐成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主抓手,更创造了产业链建设的“长沙速度”——始终保持着“平均每3天新签约1个投资额过亿元的产业链项目、每15天新引进1个三类500强产业项目、每30天新引进一个投资额过50亿元产业链项目”,以产业链建设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初步呈现。

  2021年,《长沙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产业发展要由链式向集群式推进,重点打造“1+2+N”产业集群体系;《长沙市“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与《关于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实施意见》则进一步对该体系进行了诠释:重点打造1个工程机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先进储能材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等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培育先进计算、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智能网联汽车、功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节能环保及新能源装备、现代种业等N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如今,在长沙,“1+2+N”产业集群已成体系。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入围工信部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4家企业蝉联全球工程机械50强,长沙已成为仅次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日本东京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三年平均增长率超30%,并在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中胜出。

  为进一步提高产业聚集度,许多核心产业链企业被长沙延揽。液压件是工程机械关键的基础件之一,关键技术以前一直掌握在欧、美、日等头部厂商手中。为了服务主机商,2021年上海诺玛液压系统有限公司签约落子长沙经开区,填补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链液压组件中多个核心部件本地生产的空白。

  随着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新兴产业链发展潜力也不断释放。

  近年来,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拥有中伟股份、比亚迪、杉杉能源、中科星城、邦普循环等众多龙头企业及上市公司,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均位列全国头部。

  7月1日,长远锂科车用锂电池扩产二期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作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众多行业龙头的上游供应商,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随着年产8万吨的产线亿元的年产值,进一步带动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腾飞。

  产业链建设的“长沙经验”,就这样炼成。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长沙近年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长沙不断加强中小企业培育,建立“小巨人”企业后备库,并加强针对性指导,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截至目前,长沙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69家、533家和502家;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长沙2021年新认定国家“小巨人”企业数排名第2,累计总数排名第3。

  在“小巨人”培育过程中,各产业园区是孵化池和聚集地。目前,长沙高新区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已达14家,位列全省园区头部;省级园区雨花经开区也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2家,居全市省级园区头部,同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拥有省级技术平台28个。

  长沙“小巨人”企业之所以梯度明显,跟深厚的制造业基础密切相关。近年来,长沙GDP稳步增长,22条产业链建设深入推进,“三智一芯”产业布局基本成型,工程机械、食品饮料、新材料等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壮大,产业多元支撑格局凸显,为企业冒头拔尖提供土壤。截至目前,长沙有高新技术企业5218家,年底预计突破6000家;科技部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半年达4018家,年底预计突破6000家。

  融资难是“小巨人”企业发展壮大中蕞常见的“拦路虎”之一。为解决这一难题,长沙设立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计划规模50亿元,首期5亿元),整合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小微企业转贷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形成了长沙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体系:截至5月31日,全市转贷基金累计服务企业601家,转贷规模111.85亿元,为企业节约转贷成本约1096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支持8家合作银行累计向9216家小微企业发放信用类贷款19000余笔,放款金额186.84亿元;天使投资基金累计投资金额15720万元。

  与此同时,积极促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机构服务能力,长沙市企业服务中心已投入运营,全市各区县(市)均已成立企业服务机构,全市共有省级核心服务机构114家。

  真金白银的支持,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小巨人”企业在长沙如鱼得水。

  “小巨人”企业长沙族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中高端纳米片状颜料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填补了市场空白,国内市场份额在30%以上,公司主持和参与了全部5项相关行业标准制订工作。

  “专业到位的服务,使企业能不断克服困难、规避风险,实现发展壮大。”不久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精益管理诊断公益活动中,公司副总经理陈尚文深有感触地说。

  工业企业前100强有95家在园区

  赛迪产业研究中心日前发布2022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分列全国第15位、第30位、第70位,其中宁乡经开区较去年前进16位。

  1988年长沙首家产业园区成立,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长沙市产业园区达13个,包括5个国家级产业园区、6个省级产业园区、1个省级特色产业园区以及1个参照省级产业园区管理的园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助力中部崛起、对接“一带一路”,还是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产业园区都是长沙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主战场和主阵地。

  “目前,工业企业前100强95家在园区,全市新引进计划投资额过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及世界500强企业均落户园区。”市工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10个重大引领性产业项目开工率达100%,预计今年总投资265.55亿元,本年度已完成投资155.38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8.5%。

  长沙产业园区建设近年来精彩纷呈:长沙经开区连续三年获评五星示范基地(湖南唯一)、宁乡经开区获评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园区、望城经开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浏阳经开区(高新区)获评国家再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一大批行业龙头入驻园区,更是成为长沙产业园区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上半年,随着长沙惠科第12条生产线点亮。该企业主要产品为8K、10K等超高清液晶及白光显示面板,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0亿元以上、税收20亿元以上,将填补湖南省高清显示面板制造领域空白。

  去年启动的“五好”园区创建工作,长沙一方面出台“1+2”支持政策,每年投入1亿元支持园区建设;另一方面,则向长沙园区企业在“亩均效益”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出台系列文件,着力盘活产业园区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仅2021年全市就盘活土地2744亩。

  位于宁乡高新区的鹏博新材二期项目,技术安装人员正在进行蕞后阶段的系统调试工作。这是一家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制、生产,新材料技术、汽车动力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建设速度快,从项目签约到建设、建成投产只需要一年时间。”宁乡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潘剑灵介绍,鹏博新材年产7万吨正极材料项目预计2023年4月30日可建成达产,100亩的用地可以实现100亿元产值、4亿元税收,亩均税收可达400万元,将创造“宁乡之蕞”。

  长沙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000多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000多亿元,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

  规模工业企业从2012年的2000余家增长到2021年的近3000家

  目前,长沙民营企业在全市市场主体总量中占比97.98%,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提供了85%以上的人员就业岗位

  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突破1300亿元,从业人员达13万

  截至2022年,长沙拥有工业App数量突破2万个,工业互联网已覆盖特色优势产业领域

  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三年平均增长率超30%

  全市各区县(市)均已成立企业服务机构,共有省级核心服务机构114家

  2021年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居全国头部

  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总数达1254家,其中27个企业(项目)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数量居中部省会头部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长沙2021年新认定国家“小巨人”企业数排名第2,累计总数排名第3

  2014年 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至此,长沙拥有工程机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四大工业千亿产业

  2015年7月 长沙率先全国发布《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015年 长沙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0565亿元,进入“万亿俱乐部”

  2017年 长沙汽车产业首次跨过千亿元大关

  2017年底 长沙产业链建设工作全面铺开,22条产业链成为长沙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长沙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18年 长沙拥有“国字号”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27个,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

  2020年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总产值约2500亿元,规模连续10年居全国头部

  2021年 长沙获批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集齐4块国家级牌照,成为国内唯一

  2022年3月 世界经济论坛对外公布2022年度头部批13家“灯塔工厂”名单,博世长沙入选,成为湖南省首家

  王国秋:攻克芯片关键技术“堡垒”

  6月初,中联重科面向全球采购工程机械液压传感器,经过多轮竞争,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进入供应体系。“这意味着,中国工程机械设备上的传感器一直被欧美国家垄断的局面正被改变。”启泰传感董事长王国秋说。

  这一重大改变,王国秋等待了十多年。

  从2006年到2016年,启泰传感用10年时间打通了金属基压敏芯片的核心技术节点;从2016年到2021年,公司又用5年时间建设了国内首条金属基压敏芯片生产线,已成为三一、中联、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供应商。

  这些年里,王国秋将企业从长沙主城区搬到了浏阳经开区,而长沙也正大步踏上“中国芯片第四城”的道路。

  “距离市区是远了,实际上离产业更近了,在园区能更便捷地衔接上下游企业需求。”在公司无尘车间外,王国秋看着全自动芯片封装生产线快速运转,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高兴。如今,启泰传感的金属基压敏传感芯片生产线%,产品主要用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

  “我们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空调传感器已在上汽大众测试通过,明年开始为大众系电动汽车供货。”王国秋欣喜地说,今年,启泰传感的电动汽车制冷设备传感器也已研发成功,“公司专为汽车产业研发的第二条金属基压敏芯片生产线年投产,达产后将年产压敏芯片3000万颗。”

  王国秋告诉记者,这些年来要感谢长沙各级政府部门的主动作为,工信部门和相关产业链办公室主动上门服务,开展企业人才需求、上下游企业配套、发展困境等方面的摸底调查,引导上下游企业对接,引导主机配件厂同步发展,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地址:长沙市岳麓大道218号市政府8楼邮编:410013

  主办单位: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站标识码:4301000020

  纪检监察举报投诉电话Email:

  来信地址: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大道218号市政府一办8楼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沙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三年内重庆消费品工业如何实现5000亿元产值这些区县的做法值得一看

三年内重庆消费品工业如何实现5000亿元产值这些区县的做法值得一看

  工信部日前公布的2022年度国家级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名单中,全国共39个城市入选,我市江津、巴南和荣昌在列。   按照规划,到2025年,重庆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基本建成以时尚、生态为特色的西部地区消费品工业先进制造基地和创新创意中心。   重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有哪些区县和案例可以借鉴...

公告: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隆平高科技园生物种业产业园商住项

公告: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隆平高科技园生物种业产业园商住项

  董宇辉:东方甄选流量一哥,俞敏洪:公司给董宇辉50万的月度奖金   2023-01-28 16:21:02   塞进去容易拔出来难, 妹子着急死了 哈哈哈 真的尴尬啊   2023-01-28 08:00:22   财经主持人蔺抒涵为30万年终奖与上司发生关系   2023-01-18 17:...

十年砥砺五好园区看这里

十年砥砺五好园区看这里

  20122022年,在浏阳经开区25年的建园历史中,虽然只占据了五分之二的长度,却散发着浓郁的岁月芬芳与魅力:这里有青春色彩,有产业辉煌,有发展奇迹。   这十年,是浏阳经开区以产业为基,能级跨越的十年:园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主一特”产业体系日益强劲;入驻企业从500家到1700多家;税收收入从16亿元到80亿元;A股上市企业增至8家。...

好评中国·走进湖南

好评中国·走进湖南

  潇湘之滨春潮涌,奋进扬帆正当时。4月1日“好评中国·走进湖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报道团走进湘江新区,在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感受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   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长沙)是继北京之后,工信部批准建设的全国第二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重点建设以自主安全计算为核心的“五大基地”,聚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商...

拓展发展空间长沙园区加快空闲用地处置清理工作

拓展发展空间长沙园区加快空闲用地处置清理工作

  长沙晚报5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斌)长沙各园区近日相继出台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行动方案,不约而同地把“突出发展质量、提升亩均效益”作为重中之重,加快“空闲”用地处置清理工作。   在浏阳经开区召开的闲置土地、低效(空闲)用地清理工作调度会上,明确要求加快闲置土地、低效(空闲)用地的处置清理,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提升亩均产出效益。此前,园区已明确提出全年力...

授牌国内首个跨省域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区2023年中国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

授牌国内首个跨省域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区2023年中国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

  封面新闻记者杨芮雯 图片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提供   2月23日,2023年中国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是首个网络和数据安全领域的国家级论坛,旨在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创新发展。   本次论坛汇聚全国网络和数据行业龙头企业、专家院士,围绕国家政策解读、前...

新“星”之火湖南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崛起的“人才之城”

新“星”之火湖南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崛起的“人才之城”

  发展实体经济,要靠项目说线年,长沙继续保持竞进之势,重大项目建设风劲帆扬。落户长沙的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领域重大项目投资额一个比一个大。长沙凭什么吸引这些大项目、好项目?它们的落地将为长沙带来什么?长沙又将如何借势腾飞?红网时刻为您推出《新“星”之火2018长沙重大产业项目新业态扫描》系列报道。   专题:新“星”之火2018长沙重大产业项目新业态扫描...

新区各大产业园区掀起建设发展新热潮

新区各大产业园区掀起建设发展新热潮

  旌旗招展,工程车辆整装奔赴各个项目工地。 今日,湖南湘江新区、岳麓区、望城经开区等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这是新年伊始长沙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热潮的亮眼一幕。新区及辖区内各产业园区正坚持“两主一特”“一主一特”产业功能定位,发扬“三牛”精神,掀起2021年项目建设新高潮,“犇”向产业发展高地。   今日,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长沙主会场设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