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2020年第39号(总第195号)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至2019年
经营发展状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长沙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宁乡经开区”) 2018年至2019年经营发展状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宁乡经开区成立于1998年,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体园区规划控制面积27.09平方公里。宁乡经开区管委会内设经济发展局、招商合作局、规划建设管理局、财政局等机构。
截至2020年8月,宁乡经开区管委会下属国有公司有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乡经建投”)、长沙蓝月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月谷集团”)和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宁乡经国投”)3家公司,另有8家全资子公司和3家全资孙公司。
宁乡经开区规划总用地面积60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底,实际开发土地面积为22.5平方公里。
2018年至2019年,由宁乡经开区办理农用地转批手续的土地3787.13亩,已批未供1394.85亩;已供土地面积3348.07亩(净用地面积),其中工业用地39宗2063.89亩,商住用地10宗1048.81亩,科教用地2宗135.35亩,公共设施用地2宗87.99亩,其他商服用地2宗12.02亩。
2018年至2019年,宁乡经开区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共引进项目49个,其中购地项目29个,租赁项目20个。购地项目中已投入运营的8个,建设中的12个,未开建的2个,已解约的7个;租赁项目中已投入运营13个,建设中1个,已解约4个,清退中1个,未履约1个。已投入运营和建设中的项目占总招商引资项目的比例为69.38%。
截至2019年底,宁乡经开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6家,较2017年底增加44家,年均增长率为10.18%;经科技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1家,较2017年增加22家,年均增长率为13.58%。宁乡经开区“两主一特”产业分别为食品饮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和新材料产业,2019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为926.44亿元,其中“两主一特”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92.95亿元、208.32亿元、97.65亿元,合计598.92亿元,占园区技工贸总收入64.65%。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宁乡经开区在长沙市委、市政府和宁乡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两主一特”产业定位,注重产业链招商,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园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但审计发现,宁乡经开区在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招商引资、建设项目管理、财政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1.疫情期间6家工业企业11.31万元电费未按要求补贴到位。
2.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不到位。
3.未按要求开展污染土地调查并建立管理台账。
1.未按合同约定收回企业违规用地。
2.未及时足额收缴土地出让金7039万元。
3.1249.98亩土地长期闲置未处理。
4.以平台公司及其子公司摘取商住地块用于抵押贷款,涉嫌违规储备土地。
1.未按合同约定收回应补缴土地款1383.2万元。
2.个别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项目效益不佳,预留项目用地长期空置未及时处理。
1.孵化器平台空置率较高,“孵化”功能发挥不充分。
2.十三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难以完成。
1.部分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投标。
2.部分工程项目未依法进行公开招投标。
3.超规定比例支付工程款554.13万元。
4.部分工程建设项目未及时办理结算和决算。
5.违规以直接委托方式确定政府采购限额以上非标工程的施工单位。
6.部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不规范。
(3)合同签署日期超过中标通知书日期30天以上。
1.未科学评估资产使用价值,导致资产处置评估价与收购价差异较大。
2.未按规定科学配置国有资产,导致资产长期闲置。
3.违规改变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途。
6.以财政补贴形式变相返还税收。
7.未及时划缴国库(专户)非税收入7151.17万元。
对上述问题,长沙市审计局已出具了审计报告,并提出了审计处理意见和建议。宁乡经开区管理委员会正按审计机关的要求认真组织整改,长沙市审计局将动态跟踪后续整改情况。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沙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