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通过制度创新让农村闲置宅基地变资源
潇湘晨报长沙讯 8月6日上午,一台挖掘机开进了长沙县金井镇蒲塘村黄土组,这是一栋占地120平米但已荒废14年的宅子。挖掘机把房子推倒,村上再组织村民将这块地进行清理,复耕,整理出500多平米的耕地。长沙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骆从辉介绍说,长沙县通过制度创新让农村闲置宅基地变资源,今年以来,长沙县通过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使长沙县农村呈现出一幅“有景可看、有活可干、有钱可赚”的美丽画卷。
根据长沙县壮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县内5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和5个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村,各自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并抱团发展,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取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2018-2020年,各抱团发展村拿出3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按每亩15万元的标准,到黄花综保区置换标准厂房租金收益,三年共获得4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原则上每年置换1亩,可获得15万元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此举同时也破解了黄花综保区后续发展的土地要素瓶颈,增强了发展后劲。
记者李柯夫通讯员鞠文霞实习生高媛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沙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