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㮾梨街道:垃圾山变聚宝盆谱写生态“致富经”
林木绿意盎然,玉米秆点点金黄,空气中弥漫青草的芳香……11月21日,走进长沙县㮾梨街道花园村东六路旁,一幅生态与丰收交织的景象徐徐展开。今年夏天,村里将这里近30亩土地免费给村民种植经济作物,不仅把空地利用了起来,还为农户家里添了收益。
原来,这块“免租地”前身是一处“垃圾山”。㮾梨街道是全县拆迁征收的主阵地,在花园村,东六路旁这片已征收拆迁区域却成为项目建设的“天然垃圾场”,不少项目施工方与街道城管办、行政执法部门打“游击战”,建筑垃圾非法倒置行为屡禁不止,不仅造成环境脏乱差,也为土地拍卖开发带来影响。
为何问题多年得不到根治?是否存在整改的难点堵点?在今年专项整治非法处置建筑垃圾与非法采砂攻坚行动中,㮾梨街道纪工委积极落实上级指示,制定整治方案,推动整治落地。
对此,㮾梨街道采取“控、防、治”思路,通过清理转运建筑垃圾、加大对非法运输车辆的执法查处力度、封闭车辆进出口处并安排专人值守、将被破坏用地提质改造再利用等几项措施,从源头遏制问题复发反弹。
“这里种上了玉米、毛豆,农户守好自家一亩三分地,加上街道人防、技防,再没发生过非法倾倒建筑垃圾现象。”㮾梨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党工委将这套工作思路推广到全街道范围,陆续将多个“垃圾场”改造为停车场、农田等,走出了一条由乱到治的新路子。
据悉,自今年以来,该街道推行无人机巡查、拆违拆迁联动、举报奖励、警示提醒约谈、工作督办派单制、考核奖惩、监察约谈、“书记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机制;升级偷倒乱倒场“看门虎”,补齐移动设施易破坏短板,设置水泥隔离桩,封堵重点进出道路;联合行政执法队、交警队组建3组轮班巡查队伍,在重点区域开展24小时值班巡查,对巡查发现的违规运输、轮胎带土等违规行为实施零容忍严管重罚、全链条打击,追根溯源倒查源头。截至目前,共办理渣土运输行业相关行政案件50余起,查扣车辆50余台次,到位罚没款逾11万余元。(陈觅)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沙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