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远比赚钱有意思”
在长沙市岳麓区的西湖公园,橙色的联排建筑迎湖而立,这里被誉为“公园里的创新场”——由前行科创集团打造的“前行五八科创园”。
从长沙出发,前行科创已经在全国复制有60多座科创产业园。前行科创集团董事长兼CEO吴阔说:“我自己没有建一栋楼,但我手里已经有一百多栋楼的使用权。”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有句很出名的话,做生意的蕞高境界就是“空手道”。这句话后面还有个转折——这是建立在绝对的实力和品牌基础之上的。吴阔深以为然。“每个创业者都希望用品牌撬动资产,但这个动作好比一位职业运动员能够达到的顶级难度,并不简单。”吴阔说。
“甚至我有的朋友都以为我在做房地产,其实不是的。”吴阔说。前行科创不曾为任何一个园区建设投入硬成本,用他的话说,“我们服务的是各地的产业,和地产商的能力模型是完全错位的,房地产擅长拿土地,而我们的定位是产业、园区服务商”。
往前倒推20年,城市中有大量的房子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这些房子里该装些什么“内容”?吴阔对此来了兴趣。
起初,吴阔在长沙市中心的一栋废弃的老建筑里,打造了一个名叫“太平里”的文创社区。2015年,“双创”的浪潮中一批又一批创客崭露头角,吴阔开始转移注意力。吴阔介绍,在产品的不断打磨中,前行科创搭建起一个纯轻资产的科创产业服务平台。
对楼宇物业方来说,前行科创的入驻能够消耗地方空置资产;对企业来说,前行科创提供了一个产业服务平台;对当地政府来说,前行科创更是拉动区域经济的产业集聚体。多方共赢。
“全国有两千八百多个区县,这都是我们的目标市场。反而超一线城市不是我们的主战场,超一线城市不缺产业,甚至产业是过剩的,越是相对产业底子薄弱的地方,越需要我们来服务当地产业。”吴阔说。
数据显示,前行科创通过与全国各地政府和头部企业合作,在40多座城市,落地了60多座科创园区,孵化和服务了超5000家新经济企业。不管是从园区数量还是全国布局来看,前行科创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隐形冠军”,在产业服务、科创园区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一个未知空间里去创造,对吴阔来说,是件很酷的事情。
“商业的本质都是围着人的需求来转的,衣、食、住、行、医疗和教育,就这些事儿,看你怎么用更新的方法和更高的效率来解决旧的问题。”吴阔认为,“你在创造一个空间,创造一个产品模式,创造这个事,它远比赚钱更有意思。”
“前行科创也是这样的,我们从众创空间领域杀出来,进化到现在,我们自己不拿地不建楼,但我们手里至少拥有一百栋楼的使用权,我们专注楼内的产业内容,这和常规的商业逻辑是不一样的。”吴阔笑道。
即使见过如此多的创业项目,他仍然认为,创业成功的概率将会越来越小。“这也许是我个人偏悲观的想法。因为创业这是个极需要天赋和直觉的事情,要找准一个赛道,完成从0到1的动作,并且大成,是个超高难度的过程。”
“并且,企业家不仅仅是一个个体,他/她的社会角色是公共性的、开放性的,是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对前行科创来说,我们服务和孵化了这么多的企业,解决这么多的就业,这就是一份社会价值。我们的每一个园区都会带动1000人到5000人的就业。”吴阔说。
吴阔一直对艺术情有独钟。因为敢想,才延伸了执行的边界,“创业和艺术有一点是相通的,它们都讲究天赋、想象力和创造力”。
吴阔介绍,“我们有个‘前行产业云脑’大数据平台”。“前行产业云脑”依托算法优势来对产业大数据进行梳理、整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数字化智力支撑。之前,它只是前行科创集团内部的一个智力工具,现在已经变成前行科创的一个拳头产品——有很多客户愿意买单。“市场验证了想象的可行性。”他说。
正如吴阔所说,他的很多想象正在变得具象。“让科创星火,燎原中国”,这是前行科创集团定下的“全国一盘棋产业战略”目标——市场还有很大。如果说前行科创是一艘大船,吴阔在两年前还颇感吃力。“那时候,我们团队成员推的推、拉的拉,船才慢慢动,很辛苦;而现在,大船已经开起来了,我蕞近常鞭策团队,发动机已经响起来了,要赶快追上啊。”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沙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