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产业园区品牌集群“湘”当有为
残疾妇女手工制品的市场品牌价值以及产品运营销售是湖南省残联“美丽工坊”项目实施需要解决的蕞大问题。为此,湖南省残联提出将残疾人手工作品与湖南博物院的文创设计相结合,并以高新区产业园区为重点,将之作为城乡新增残疾妇女就业的增长点,“美丽工坊”项目嫁接在产业园区成熟的产业链条上,跟着产业优势走,带动销售;同时借助湖南卫视推出乡村振兴互助体验类节目《云上的小店》的宣传契机,发挥媒体话语影响力,推介“美丽工坊”品牌。
湖南省株洲市张爱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法式刺绣项目成为湖南省残联培育的特色培训品牌,经推荐申报了中国残联首批“美丽工坊”项目。(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2023年1月11日全国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湖南省就业年龄段的持证残疾人有90.58万余人。其中就业年龄段的女性是27.8万余人,已就业11.67万余人,未就业16.13万余人,就业率不足42%。另据《湖南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残疾人未就业人群,从残疾类别上看,主要是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从地域上看,大多是农村残疾人。残疾人未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就业能力不足和就业服务供给不足。
为此,湖南省残联提出将以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城乡就业年龄段未就业残疾人为主要对象,3年时间实现全省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4.9万人为目标,并从扩大4类岗位供给、服务4类重点群体、提升2项发展能力、3个方面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其中将“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列入《湖南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社会组织助残就业行动”中,明确积极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联动用人单位,选拔和扶持一批适宜残疾妇女就近就便或居家就业的手工制作企业和机构,开发灵活就业岗位,打造家门口的“15分钟灵活就业圈”。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残疾人文创和残疾妇女“美丽工坊”等品牌。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集中就业单位和其他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超过30人的用人单位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配备残疾人就业辅导员并纳入地方政府公益性岗位管理。从政策层面支持“美丽工坊”项目品牌打造。
2022年10月,湖南省残联组织召开了“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研讨会,明确了3点工作要求:一是强化技能培训,以《省级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参考项目》中手工业类项目作为参考,选择时尚前沿、产品需求量大的手工技能培训项目,依托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重点开展培训以及相关课程研发;二是拓展营销渠道,邀请湖南博物院的文创团队参与,将残疾人手工作品与湖南博物院的文创设计相结合,拓展线上线下产品销售渠道,提升“美丽工坊”品牌价值;三是注重宣传推广,运用各类宣传媒介和平台,讲好残疾妇女就业创业故事,广泛宣传“美丽工坊”项目。2022年12月底,湖南省残联推荐衡阳市蒸湘腾跃工艺厂、株洲张爱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两家机构申报中国残联首批“美丽工坊”项目,并予以公示。
湖南省残联“美丽工坊”项目负责人介绍,湖南省从事手工制作的残疾妇女比例较大,拥有以残疾妇女为主要对象的职业培训基地、就业创业基地、非遗培训基地较多,项目实施基础较好,但需要解决的蕞大问题是残疾妇女手工制品的市场品牌价值以及产品运营销售。
湖南省残联对接湖南博物院文创团队,将残疾人的剪纸技艺与湖南博物院的文创设计相结合,剪纸作品印制了1000份,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提升“美丽工坊”品牌价值。(图_湖南省残联)
在2022年项目研讨会提出联合湖南博物院文创团队拓展营销渠道的基础上,湖南省残联理事会成员、二级巡视员侯定旺提出了一个新思路:以高新区产业园区为重点,将之作为“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新增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和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的增长点来抓,“美丽工坊”项目可以嫁接在产业园区成熟的产业链条上,充分运用产业园区现有的集群品牌优势,跟着产业优势走,带动销售;同时借助湖南卫视推出乡村振兴互助体验类节目《云上的小店》的宣传契机,发挥湖南明星主持人汪涵的媒体话语影响力,推介残疾妇女手工制品的市场品牌。
产业园区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区域一体化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以及跨境合作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未来也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湖南省共有144家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侯定旺介绍,2023年,湖南省残联将推动省市县三级100家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把服务延伸到全省的产业园区去,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在产业园寻找适合残疾妇女的手工项目,同时找准企业,也可将成熟的“美丽工坊”手工项目融入产业园区的产业链条,“借助产业集群优势,推动‘美丽工坊’项目实施能事半功倍,项目也可持续发展”,同时,市场竞争的激烈不容忽视,湖南省残联也将争取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来支持残疾妇女的手工项目发展。
侯定旺坦言,“美丽工坊”项目实施主要有三个难点:一是要找准企业,找准成熟项目去操作,就业帮扶资金很难支撑风险太大的项目。二是残疾妇女通过手工制作稳定增收是难点。转移就业的农村残疾妇女要在产业园区成为一个相对规范的手工制作者,职业纪律和手工作品质量的提高都有一个过程。特别是一些职业技能要求较高的手工类项目,比如湘绣,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残疾妇女的自我突破能力也有较高要求。三是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能否提供及时的、高质量的就业服务,也是难点。费心搭建的平台,若没有及时跟踪服务,残疾妇女很容易丢掉工作。“我们也要想一些办法,制定一些更好的政策,激励和奖励助残企业和社会组织,让他们觉得越助越有‘味’。”
产业园区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光靠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与产业园区谈合作,容易遭到排斥。在侯定旺看来,省残联与湖南卫视合作,通过媒体宣传、明星圈粉的形式,帮助企业树品牌,会更容易被接受。
2023年1月3日,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举行的就业助残政策宣讲会和2023年春风行暨就业援助月平江高新区就业助残专场招聘会上,湖南卫视《云上的小店》节目组全程拍摄,受到产业园区10余家爱心企业的热烈欢迎。产业园区良好的资源环境,也让侯定旺对2023年的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充满了希望,“未来,‘美丽工坊’的标准是什么?我觉得关键是能就业、稳定增收,工作环境越来越好,美丽的人做着美丽的事。”
“美丽工坊”项目除了纳入《湖南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湖南省残联还将之纳入了《湖南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为项目实施提供特色培训,并完善扶持政策,帮助手工制作企业和机构培育特色培训品牌。湖南省株洲市张爱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法式刺绣项目(以下简称法绣),成为了湖南省残联培育的特色培训品牌。
据介绍,早在17世纪,东方刺绣就开始影响欧洲,并在法国形成独特刺绣风格。法绣是一种立体的刺绣艺术。与中式刺绣追求光滑与平整不同,法绣讲究凹凸的立体感。两者的蕞大不同就是原料,珍珠、磨细的贝壳、宝石、金链子、亮片、缎带……都是法绣的材料,因法绣造型多变,显得“别致华丽”,在国外较多地运用于时尚界的高级定制中;近年来,被时尚圈带回国内,因其结合了中西文化,与当下生活贴近,又与时尚相关,深受大众喜爱,颇有市场。
自2020年,湖南省残联每年为残疾女性开办1期免费的法绣初级班,每次开班,晚上12点的教室里,依然坐满了学员,手工类项目深受残疾女性喜爱。(图_受访者提供)
张爱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袁凯微介绍,相比较湘绣作品的欣赏性,法绣作品的烟火气更重,更凡俗,技术没有中式刺绣高深,容易入门,短期培训就能让学员的作品达到初级水平。受湖南省残联委托,学校自2020年始,每年为残疾妇女开办一期免费的法绣初级班。让袁校长深感震撼的是,每次开办法绣班,晚上12点的教室里,依然坐满了学员,她强行关灯后,依然有学员回宿舍继续绣。“她们告诉我,以前从不知道还可以这样刺绣作品,学得很开心,就想一口气绣完,好尽快看到作品,享受满足感。”
因法绣市场前景好,学校与多个渠道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法绣培训班都是围绕订单需要来教学。这意味着残疾妇女只要培训考核通过,就能接订单增收,只是初级作品单价不高,几块至几十块不等,以走量为主。中级班接的订单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经验,作品单价随之增高,大概在几百至几千元不等;而高级班接的订单除具备技术和经验外,还需具备设计思路和创新性,作品单价几千至上万元。
袁凯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丽工坊”项目要打造品牌树立典型,人才的筛选和阶梯型培育机制非常重要。她拿法绣项目举例,现在的培训政策只能支持残疾妇女每年一期的初级班培训,但其实只有突破中级后,学员才能自力更生,自行接单。湖南省吉首市河溪镇的残疾女性田碧艳就是一个典型。2020年,田碧艳在当地残联的支持下,参加了学校初级班的法绣培训。她作为优秀学员毕业后,学校以公益赞助形式,免收其学费,帮助她参加了中级班学习。回到吉首市后,现在的她可以自行接单,随着订单增多,她也开始教更多女性,一起接活。“没有中级班的学习,她就很难做到自己接单。如‘美丽工坊’项目能配置初级到中级的培育机制支持,更多像田碧艳这样的人,就能回到当地,以高带低,带动更多残疾妇女就业。”同时,筛选出合适的人才,匹配阶梯型培育机制非常关键,“法绣需要的人才不是有刺绣天赋的人,而是有灵活思维、能紧跟市场的人。”
(感谢湖南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韩丹对本文的大力协助)
我是一位单亲妈妈,独自带着两个孩子。2020年,经吉首市残联推荐,我参加了湖南省残联主办、株洲市张爱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承办的法绣初级培训班,开启了自己的逆袭人生。
我头部次接触法绣,发现饰品设计还能这样做,很兴奋,又参加了中级班培训,中级班的材料搭配技巧,打开了我的视野,对我后期做法绣设计,有很大帮助。
中级班毕业后,我开始接订单。学校老师把绣品材料和样品,从株洲市快递到吉首市给我。我只做了订单的部分内容,绣品验收合格后,我拿到了600多元收入。
2021年,老师介绍客户给我,陆陆续续介绍了10多位客户,我还会为客户设计作品,技能在接单中不断提高。2022年,随着批量定制的订单增多,我一个人做不过来了。吉首市一些愿意学法绣的残疾人也开始跟着我学,我开始带学员,陆陆续续教了20位残疾妇女,现在坚持下来、能接单的女性朋友有8个人。她们也增加了收入,挣的钱虽然不多,但够每天的买菜钱。
法绣培训带给我经济收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我要是自己开店,牵扯房租,加上遭遇疫情,风险较大。现在我在家接单,不出门打工,既能照顾孩子,收入也提高了,还没有风险。今年,张爱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还想请我当助教,吉首市残联也请我开办法绣工作室,我看到了自己职业的发展方向,相信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来源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ID:zgcjrzzs)
本文选自丨《中国残疾人》2023年第2期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沙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