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渠边有了“思源”屋场望城区靖港镇全力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
望城区靖港镇众兴社区的思源屋场即将完工,为村民带来发展新机遇。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陈飞摄
长沙晚报7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华)池内荷叶连连,池边鲜花怒放、绿草茵茵,一路之隔原木搭建的淋浴棚正在安装水龙头……坐在家门口,看着门前的新风景,望城区靖港镇众兴社区村民张建良满心欢喜:“等‘思源屋场’建好了,城里人就可以带着孩子来捉鱼摸虾,体验我们的新农村生活了!”
2000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带领下,村民齐心协力修好了引水渠,解决了2.4万亩农田缺水灌溉的难题;如今,走在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又领着村民建设起了美丽的“思源屋场”,让村里变美又变富。
近日,记者走进众兴社区,看到整洁的庭院、规整的菜园子、美丽的池塘错落有致。
水源充足了,不仅解决了片区村民种田难题,更承载了村民寻求产业发展、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
众兴社区内,800多亩高标准建设的设施蔬菜示范园生机勃勃,它集农业生产、科技、研学、观光为一体,吸引了各地农民前来参观学习。
“村级成立社区土地专业合作社,以引进配套设施项目为基础对流转承包的土地进行全面提质,并按照固定的模式入股分红,村集体经济每年都有40多万元收入。”众兴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展介绍,上百名村民通过在示范园打工增加了收入,“现在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又流转了380亩蔬菜地打造示范园第二期项目,7月底可以投入使用。”
“有了引水渠,村里农业才能搞得这么好。”众兴社区村民严其芳就在示范园上班,感触颇深。因此,在村里召开的“屋场取名大会”上时,她和梅家、国仕、龙塘等四个村民小组代表不约而同赞同了靖港镇党委书记刘波的提议,“饮(谐音‘引’)水思源,感党恩。不以小组名任命,统一称为‘思源屋场’!”
思源屋场涵括了4个村民小组,由4个小屋场连片而成,是一个屋场集群,涉及156户村民,工程量大。众兴社区成立了屋场建设理事会,党员、村民小组长、退休老干部、返乡创业青年等纷纷带头推进建设。
建设过程中,拆掉了上千米的围墙和十余个杂屋,这些都牵涉村民的个人利益,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是老党员,政府提倡拆围透绿,要积极响应,拆了围墙后也的确是更通透更舒服了。”村民程新兰也是屋场建设理事会成员之一,当听说要拆掉自家围墙时,她没有犹豫,满口答应;当看到屋场建设理事会需要一个开会场所时,她又主动将自家两间屋子无偿提供出来;当召开思源屋场筹资会时,她又捐了自己一个月的收入两千元。
“用自己的钱建自己的家园,用蕞少的钱建蕞美的家园。”张展介绍,像在外开建筑公司的刘权,将公司交给他人打理,自己则为屋场建设东奔西跑,“从设计到置办材料,到施工,基本是镇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完成,没有请过外面的公司,节省了至少30%的开支。”
按照基础设施提质、人居环境改善和农旅产业发展的思路建设,思源屋场完工后,这里将焕然一新,居民的生活也会更美好。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沙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