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走出高速度高科技高效益之路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走出高速度高科技高效益之路
大众网长沙7月27日电 (记者 余梁 报道) 今天上午,第二届中国网络媒体湖南行采访团前往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在参观了长丰汽车和远大空调之后,采访团一行来到开发区管委会,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文树勋介绍了开发区的基本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文树勋介绍说,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8月,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区面积7.02平方公里。
2004年,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税收分别突破100亿元、210亿元和11亿元大关。2005年上半年,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8.5亿元,增长19.4%;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12.8亿元,增长16.18%;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16.9亿元,增长16.9%;完成税收6.5亿元,同比增长23.4%。
建区以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工业为主,以出口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和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针,通过招商引资、甚至是招商选资等政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领跑着长沙乃至湖南的工业发展,走出一条高速度、高科技、高效益发展之路。2000年—2004年,开发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2004年,共引进项目72个,其中工业项目36个,合同利用外资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9亿美元,占长沙市工业项目实际利用外资的43.3%。目前,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占引进企业总数的85%左右。
目前开发区内主要有六大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轻印包装产业和食品饮料产业。尤其是先进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覆盖了全区50%以上的企业,2004年两大产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80.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5.9%,并且以这两大产业为主导,带动了一大批配套企业的迅速发展,正逐步向产业集群发展。此外,2004年底,开发区内已经聚集了以先进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新材料、轻印包装、食品饮料产业为辅的152家工业企业,韩国LG、荷兰飞利浦、美国可口可乐等十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远大空调、三一重工、长丰汽车、北汽福田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并不断壮大。
目前在开发区已建成的7平方公里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实现税收1.6亿元,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接近沿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平,被评为“全国集约用地的先进单位”。同时,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企业围墙内的事情企业自主解决,围墙外的事情开发区帮助解决”的做法,为入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将着力扶持现有优势企业,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吸引优秀企业入住,形成区域产业群,争取到2010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强,实现“领跑中西部”的战略目标。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沙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