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金井社区涧山村:“整”出的金土地
10月24日,在长沙县金井社区涧山村,通向稻田的路上长满野草,只有两道车辙印。路边是形状各异的沟渠,渠壁砌满砖,从孔洞里长出茂盛的植物。
如果不听介绍,你可能想不到这是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长沙县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黄江说:我们搞了这个生态土地项目,看上去长满了草,但是长了草之后,不仅看起来美观,而且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也减少。
正是这样一个项目,在未竣工之时引来了华而创农业开发公司的落户。湖南华而创农业开发公司副总经理聂时用说:“我们的蔬菜不能使用有毒有害的农药,在涧山村这个项目的生态环境中,可以使用物理控制的方式控制病虫害,所以客户满意度、放心度,忠诚度都非常好。”华而创的客户主要是麦德龙、华润等大型连锁超市,对蔬菜种植基地的生态环境和蔬菜农药、重金属残留等有着严格的要求。落户涧山村以后,这里便成了华而创的展示窗口,每年都会迎来多批客户参观考察。
涧山村农田生态的改变,要从2013 年说起。这一年,长沙县金井镇涧山村成为湖南头部个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项目试点。
“这个土地生态土地整理,是老百姓多年的愿望。现在多好!”涧山村原支部书记饶跃进说起这个项目激动不已。传统的土地整治主要是平整耕地,增加面积,硬化路面水渠,而涧山村项目将土地看作是一个生命体,为各种生物留下生存空间,打造“可呼吸的生态农田”。过去田间修砌沟渠,一般将底部和两侧用水泥硬化,俗称“三面光”。这样的水渠失去自净能力,一到夏天和干旱时节,青蛙、泥鳅等动物无处藏身,很容易在烈日下暴晒而死。
涧山村在土地整治中,水渠两侧使用生态型“卡扣砖”,靠榫接的方式组合,不需要砂浆粘连。每块砖有两个圆孔,孔洞里长出野草。整个渠道坡面有成千上万的圆孔,看上去就像是人体透气的毛孔。更为精妙的是,沟渠里每隔一段时间设置“生物池”。生物池的泥底相对低洼,可以积蓄水分,两侧是一个个镂空的“水泥格子”。再隔一段距离,水渠内壁建有“微型楼梯”,从渠底通往地面。“这些小房间一样的水泥格子,泥鳅可以打洞进入农田,青蛙可以在这里栖息,被形象地称为“青蛙宾馆”。“微型楼梯”还是动物们的另一条逃生通道。”黄江说。在整个项目区田块的边边角角,还分布着30多片小块的“生物栖息地”。
除此之外,涧山村土地整治时建立了农田排水净化体系。数百亩农田的渍水通过几级沟渠汇入“净化池”,蕞后注入旁边的金井河。净化池里种植有狐尾藻、石菖蒲、千屈菜,这是一个纯天然的污水处理厂,能明显降低水体中氮磷含量。
涧山村耕地生态保护型土地整治项目从2013年11月开始动工,建设规模达277.34公顷(合4160亩),总投资1418.40万元。2015年底通过了验收,并移交给当地村民耕种。项目尚未完工,湖南华而创农业开发公司在项目所在地租种了900多亩土地,进行规模化蔬菜种植。
涧山村村民叶运军家的土地流转给了华而创,他算了一笔账:“以前是自己种,像到我这个年纪,那耕田机也开不了了,土地流转了一亩地有750块钱一亩,我们祖上每个人有一亩四分地,像我们每个人一年流转就有1000多块钱。”
除此之外,叶运军和他的家人还可以在华而创就业,可以获得100块钱一天的收入。收益不至止于此。项目建成后,整个涧山村每年可节约农药、化肥、用工等生产成本50余万元,加上肥田增产,为农民净增收入60余万元。叶运军还告诉记者:“我组上有两个种粮大户流转了200多亩地,种出的粮食送到粮站监测,农药和重金属都没有超标。”分析其中的缘由,他说:“以前耕种每年都要往田里打石灰,晚稻蕞少打三轮农药,土地整治以后这些都不用打了。”
如今,涧山村的青蛙、鱼虾、蛇虫等生物数量明显增加,夜晚蛙声虫鸣此起彼伏。高标准的农田让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都提高不少,绿油油的稻田预示着下一场丰收。饶跃进说:“现在提倡乡村振兴,我们很高兴,土地整治给农业、农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我们的干劲更足,信心更大了。”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带来的乡村变化并非个案。多年来,湖南省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2242万亩,保障了粮食安全、建设了美丽乡村,保护了生态系统,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沙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