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丨114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超千亿长沙赴北京招商硕果累累
▲ 5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长沙投资环境推介会上,长沙市政府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机构)签署12个框架合作协议。
5月22日上午,长沙投资环境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来自160多家驻京央企、外资企业、跨国公司、金融企业、驻京院校科研机构的近300名嘉宾出席。
这些项目,涵盖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片区综合开发、新基建等多种业态。“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0个,包括在推介会现场签约的北汽福田商用车南方基地项目、华电智慧能源项目等;工业制造业项目25个,总投资298亿元;京东方数科总部、美团交通事业华中区总部等总部经济项目27个;金融类项目8个;科技研发类项目15个。
推介会签约仪式上,长沙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机构)签署12个框架合作协议,深入拓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金融证券等领域的合作空间。
湖南湘江新区、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沙市5个国家级园区与中车环境、京东方等企业(机构)签订了多个项目合作协议,涉及云计算、汽车产业、绿色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长沙传统优势产业。
这些协议和项目的成功签约,将进一步深化长沙北京两地合作,为长沙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长沙招商引资成效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已有17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长沙,其中境外世界500强企业99家。据长沙市商务局透露,2021年一季度,长沙创造了平均每周引进一个“三类500强”项目、每2天引进一个投资额2亿元以上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高速度,招商引资工作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
长沙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众多企业和机构来这里投资兴业?
长沙全力打造22条产业链,培育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烟草食品、新材料、文化创意及旅游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长沙是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被誉为“工程机械之都”。拥有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4家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聚焦“三智一芯”,推动“软件业再出发”。全市共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7家,位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湘江鲲鹏、百度微算互联、CSDN等知名软件企业先后落户,软件企业超3万家。以“影视湘军”“文艺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全国闻名。
GDP、规工、固投等主要指标两年平均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成为中部唯一荣获全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6%;设立产业投资子基金6支,投资范围覆盖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产业链建设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荣获“2020上市竞争力领先城市奖”。全市A股上市企业达70家,企业数量和市值均居中部首位。
获评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入选全国十大蕞受欢迎出游目的地城市,居全国夜经济十大影响力城市第3位、全国百强网红城市第8位。
共有“中华老字号”企业16家、“湖南老字号”企业35家。形成了以“五一商圈”为核心,以黄兴路步行街、太平街、坡子街为代表的特色街区,以国金中心为代表的时尚消费中心,构建了“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流通生态体系。开展“春天有约·夏季有礼·秋天有韵·冬季有味”和福满星城系列消费活动,获商务部点赞。
2021年“五一”黄金周,长沙接待游客500.24万人次,增长38.04%。文和友、茶颜悦色、省博物馆人潮交织。成为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新晋夜游目的地城市第2位。
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共有省级电子商务认定企业392家、全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数字商务企业4家。2020年,实现电商相关交易额超1万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农产品网络交易额54亿元,同比增长24%,占全省比重50.9%。御家汇、安克创新、兴盛优选、快乐购领跑全国。
连续两年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测评第8位,跻身头部方阵;获评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等荣誉称号,创新开发活力涌动。
聚共有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3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湖南师大1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长高校达59所。诞生了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等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人才荟萃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共有两院院士61名、在校高校学生73万。“人才新政22条”持续实施,留住了大学生、吸纳了创新者、引进了“海归派”、培养了“土专家”,吸引储备大批青年人才在长就业创业。近五年长沙年均人口净流入20万以上,其中2020年新增人口达41万。平台密布拥有湖南湘江新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6个国家级战略平台,97个独立科研机构和1500余家创新平台。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正式启航。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国家新型国防科研基地等。营商生态优良
5月13日,作为营商便利度提升蕞快的城市代表,长沙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经验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2021年一季度,长沙新增企业2.2万户、增长48%。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突出公民个人、企业法人两个服务重点,坚持目标、问题、结果三个导向,持续推进效能提速、实体经济降成本、企业家权益保护、政策落地四大专项行动,强化“五个坚持”,推行六大举措,创新实施“一二三四五六”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法。连续两年荣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称号,获评2020中国蕞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十佳外商投资蕞满意城市。
荐:发原创得奖金,“原创奖励计划”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沙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