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全新起航
落户望城经开区的亚华乳业,拥有现代化的生产线。
←中航工业飞机起落架公司将在望城建航空工业园。
走进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只见园区内交通大道纵横交错,一座座标准化的厂房向前延伸,处处是钢架林立、焊花飞溅、抢抓机遇的繁忙景象。
今年2月,望城经开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如今,作为长沙蕞“年轻”的国家级开发区,望城经开区将按照国家级园区产业发展、创新能力、管理水准、质量效益、园区风貌的要求,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定位,狠抓项目引进和建设,大力实行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和两型化管理提标提档行动,以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成果,展示国家级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今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同意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望城经开区由此成为长沙第五家国家级经开区。
6月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来到望城经开区调研。易炼红鼓励企业瞄准新材料、新能源等市场发展方向,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以更多新项目、好项目作支撑,释放骨干企业在实现转型创新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他强调,望城经开区要瞄准更高的定位和目标,以产业立区,以项目兴区,以创新强区,展示长沙蕞“年轻”国家级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
据介绍,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由 “湖南省台商投资区”、“湖南省高科技食品工业基地”、“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三园合一”创立。园区不断发展扩大,目前,园区东临雷锋大道、西至黄桥大道、北起旺旺路、南连长沙高新区。
近年来,望城经开区以努力建设“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协调、二三产业相配套的现代化公园式工业新城”为目标,遵循“产业立园、科技强园、生态建园、和谐兴园”的发展思路,开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引进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台湾、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地区的优强企业270余家,初步形成了四大主导产业,即以旺旺路为轴,以旺旺食品、澳优乳业、亚华乳业、百威英博、合生元乳业、光明乳业等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金星路为轴,以晟通科技、中联重科、湖南有色、金龙铜业、长高集团、泰嘉新材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及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以普瑞西路为轴,以高星(钢铁)物流园、金桥国际商贸城、奥特莱斯、大河西国际汽车城等为代表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以中航起落架、航天磁电、军民结合卫星应用产业园等为龙头着力建设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园区已拥有“长沙望城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湖南省蕞具投资价值十大产业园区”等国家、省、市发展平台。2013年,园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13.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5.62亿元。
如何实现产业立区、项目兴区、创新强区?
连日来,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举行党工委扩大会议、专家座谈会、品牌建设专题学习会,进一步探讨和明确园区发展具体策略和办法。
6月5日下午,望城经开区召开“产业立区、项目兴区、创新强区”座谈会议,专题研讨园区晋升国家级园区后新的发展定位、方向和目标。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商学院经贸发展研究院院长柳思维,省有色金属管理局副局长宁建业,市工信委副主任刘志辉等专家前来为经开区的发展出谋划策。望城区委书记谭小平、经开区全体班子成员认真听着发言,不断思索。
“望城经开区要以产业立区、项目兴区、创新强区,必须有国家级水准的产业发展、有国家级水准的创新能力、有国家级水准的园区管理、有国家级水准的质量效益、有国家级水准的园区风貌。”谭小平感慨,这是易炼红同志在望城经开区升格后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站在国家级园区的高度,审视园区发展作出的指导思想,对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谭小平说,在更高的平台和新的起点上,望城经开区视野要更开阔,要有国家级开发区的新气象,既要立足望城,又要跳出望城,以全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谋划经开区下一步发展;服务要更精细,更加精准、细微、贴心地服务企业,真正做到“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招商要更发力,要利用好“国家级”这个平台搞好招商,每年争取引进一个投资过50亿元的大项目。
2010年,建园10周年的时候,望城经开区提出了“打造千亿级,进军国家队”的目标,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一半。接下来,望城经开区将以国家级标准重新审视自己、定位自己、发展自己。
在完成一个又一个招商引资项目落户的同时,望城经开区已悄然实现了自己的布局谋篇,从当初规划的不足7平方公里扩充到60平方公里,成为两型引领、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核心区。
今年以来,望城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园区提出的“加快倍增倍升,实施集群式项目的满园扩园行动,实施两型化管理的提标提档行动”和对望城区提出的“大力发展工业、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望城区委、区政府“大项目突破年”的统一部署,牢牢把握“引进大项目、建设大项目”的工作主线,紧紧围绕年初提出的“完成技工贸总收入700亿元以上,实现财政总收入27亿元以上,实现招商引资项目30个以上(其中重大产业项目7个以上,投资过50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以上),新启动项目和续扩建项目40个以上”的目标,全面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提升项目建设速度,切实强化要素保障,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预计1-5月份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49.2亿元,同比增长38.9%;实现财政总收入13.22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国、地税两税合计5.3亿元,同比增长20%。
尽管望城经开区成绩不斐,来势很好,身为望城经开区主要负责人的张权、吴皓仍然感到肩头沉甸甸的,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后,意味着登上了更高的平台,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也必须用国家级的水准来考核自己的工作,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望城经开区,面临新的思考和定位。
在新的起点上,望城经开区将以全国一流国家级开发区的标准要求自己;大力推动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营造创业新环境,激发创造新活力。经开区的发展思路是,以“建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协调、二三产业相配套的现代化公园式工业新城 ,争创全国一流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以“产业立园、项目兴园、创新强园”为统领,全面实施集群式项目的满园扩园行动和两型化管理的提标提档行动,大力促进园区产业发展、开发建设、功能配套、生态环境、城市管理、文化风貌等全方位品质提升,奋力推动园区转型创新发展。
如何实施集群式项目的满园扩园行动?就是根据望城经开区产业布局、产业链延伸抓项目,推动食品加工、有色金属暨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现代商贸物流等四大主导产业走高精深发展之路,走深度融合发展之路,而不是简单拿来搞“大杂烩”、“大拼盘”;努力做到园区规划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公共服务就覆盖到哪里,项目布局就延伸到哪里,实现高强度、高产出、高效益开发。
如何实施两型化管理的提标提档行动?就是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像打造城市新区一样高水准、高档次建设和管理园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提升园区形象品位,彰显园区文化软实力,使园区成为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精致精美的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
全面创新招商引资、全力突破项目建设、做大做优做强产业、提高企业服务质量、提升规划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园区品质、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望城经开区将进一步创新十大举措,助推园区腾飞。
据介绍,望城经开区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创新,包括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等,都将按照国家级的标准来看待和推进,特别是要创新开发区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以机制的创新带动园区发展。
望城经开区还将以更大力度打造产业集群。巩固食品加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暨先进制造两大传统产业集群,奋力推动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尽快释放产业集群效应,加快引导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式发展,千方百计形成“重点带动、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以高端发展提升产业层次。抢占产业链高端,鼓励企业抓配套、抓整合、抓延伸,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产品标准、产品附加值,打造更多的知名企业、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以有效举措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精心培育电子商务、信息软件、金融创新、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
与此同时,望城经开区将科学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产学研、银政企等合作模式,搭建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大力整合行政资源,强化行政服务,打造良好的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整合企业资源,构建园区企业互动交流平台;加大对龙头企业培育力度,采取更加个性化的指导、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十亿元、一亿元的企业梯队;抢抓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机遇,实施兼并,做大做强;抢抓企业上市“注册制”改革机遇,推动一批有条件、有需求的企业加快上市;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市场化,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转变。
本版撰文 记者 唐群雄 通讯员 彭珊
视频 湖南发布“稳增长20条”(附全文)
新春走基层丨桃江县:势如破竹开新局 打造湖南千亿竹产业核心基地
精彩瞬间 60秒回顾“千灯共阅 宵遥书会”元宵灯会
五国友人齐祝“元宵快乐”,湖南首个国际社区的元宵节真热闹!
版权声明:本文由长沙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